年輕時,每次過生日,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。過了某個年歲,就恨不得全世界都不要知道。當然,家人和身邊特別親近的朋友除外。收到他們的祝福很窩心,我還可以跟他們聊一些內心真正的生日感想。

生日的心情,不一定要是「快樂」的。我可以選擇用這個日子躲起來思考生活,整理過去一年的雜緒,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。對我來說,平常的日子已經夠精彩了,生日那天反而想要沉靜一點,甚至享受歲月流逝的感嘆。幹嘛一定要有個“ Happy“ Birthday?

Food, Party supply, Balloon, Sweetness, Cuisine, Dessert, Baked goods, Confetti, pinterest
Getty Images

但自從有了社群網路,這已經不是自己的選擇了。雖然已經提前把臉書牆給關了,卻忘了把生日設為「個人隱私」,於是臉書系統還是自動將訊息噴發出去。看到許多不太認識的臉友傳來的Happy Birthday(有些還只打個“HBD“),那個感覺好像自己正在跑步的時候,馬路兩邊的人突然都伸手要給你high five。無論如何在自己的圈圈之中,還是得要笑著跑來跑去跟左右兩邊的群眾擊掌。

我承認自己也經常當這個路人,看到臉書通知有人過生日,無論熟不熟,我也會傳個祝賀。坦白說,他們有沒有回應,我真的不在意,只不過因為我當下看到了,所以覺得「應該傳個something」才對。

Running, Marathon, Athlete, Long-distance running, Recreation, Fun, Sports, Half marathon, Individual sports, Youth, pinterest
Getty Images

這種「社交的義務感」是人類最深層的驅動程式之一。關心朋友不僅是禮貌,也是人性,「感同身受」乃是善舉的基礎!問題是,當你的社群網友已經遠超過了鄧巴數(編注:Dunbar’s Number,指一個人能擁有的緊密社交關係人數上限值為150人),每天經過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人生大小事:朋友生了孩子、失去了親人、結婚了、離婚了、傳出莫名其妙的暴走文……每則訊息都會激起一個感同身受的情緒反應,也當然會有一種必須回應的社交義務。

在源源不斷的資訊流中,可能前一秒為某臉友剛滿月的小孩照片點讚,傳個「啊!怎麼那麼可愛。」,下一秒就為另一個臉友剛去世的寵物按哭臉(即使我之前根本不知道這個朋友養過貓)。我都想要表示點什麼,但卻遺憾自己表示得不夠深刻真誠。如果完全不做回應,又會渾身不舒服。我覺得自己有時候比競選期的政客還精神分裂。

Face, Black, White, Facial expression, Black-and-white, Head, Monochrome, Monochrome photography, Human, Cheek, pinterest
Getty Images

把「心」留給真正的互動

最近在一個對岸的節目中,主持人汪涵說:當自己朋友圈人數達到一百多的時候,就會有些可怕,要把一些沒有意義的,全部刪掉。刪除好友後,生活會變得相當輕鬆,所有的時間都是自己的,自在得一塌糊塗。他甚至把范冰冰、陳坤都給刪了。  

我認為「社網斷捨離」會越來越普遍,因為訊息會越來越多,但每個人的時間和「感同身受力」是有限的。過了一個臨界點,訊息量就會成為一種痛苦。以我身邊的朋友來說,選擇離線的人有幾種原因:第一就是想要留更多時間給自己;第二是因為受不了訊息轟炸所帶來的情緒疲勞;第三是因為遭受攻擊而憤然離線;第四則是因為發現社交網路已經讓自己的生活本末倒置。

Cartoon, Text, Illustration, Graphic design, Font, Fictional character, Brand, Logo, pinterest
Getty Images

我朋友D則是第五種。半年前他離婚了,因為跟前妻有太多共同的臉友,所以D乾脆關閉了自己的帳號。而半年後,他說這是令他最開心的一個決定。

「沒有一整天黏在手機上,讓我又想起了手機時代前的日子:和朋友們坐在小七外面談論人生和心裡的恐懼、在球場旁吸著珍奶講黃色笑話、交換CD、分享漫畫、問彼此一些很蠢的問題,但不怕被別人聽到而被取笑……那些交心的片刻連起來,成為了現在的我。」他說,「我想知道,現在的孩子們是否同樣願意有這樣的交流?還是說,他們太容易退回到手機裡、或是躲在手機後面,選擇了許多的淺社交,而捨棄了深連結?他們是否太容易在自己的世界裡,反而失去了真正認識自己的機會?」

White, Gadget, Smartphone, Mobile phone, Communication Device, Electronic device, Technology,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device, Photography, Material property, pinterest
Getty Images

最近不只一次,在IG/FB/LINE/微信等各個朋友圈「致哀、賀喜、同樂、共憤」了一大圈後,我揉著疲倦的眼睛,才注意到身邊的景象:女兒在書房寫功課,兒子在旁邊練鋼琴,老婆在臥室裡靠著床頭一樣滑著手機,那景象看似和諧,但感覺冷淡。一家人一天真正能夠互動的時間又有多少?而即便有那個時間,也沒那個心情,因為最該給家人的那顆「心」,已經被刨成許多薄片,化為許多表情符號分出去了。

錯過帶來的喜悅

如果你也想社網斷捨離,但還狠不下心直接一刀兩斷,或還有工作上的需求,那可以先從限制社交網路APP的使用時間開始。例如iOS12有個功能可以限制特定APP的使用時間。我就設定好自己的手機,每天社群網路APP的使用時間不超過半小時(當然也要克制自己不要打開電腦繼續用)。

就先從這裡開始吧!D說,關掉帳號並沒有限制自己的社交,反而開啟了更有意義的社交。那些曾經對於「錯過了事情的恐懼」(FOMO: Fear Of Missing Out),現在反而成為了「錯過的喜悅」(JOMO: Joy Of Missing Out)。

每個人的個性不同,也許現在的你正樂於網路社交。但如果你看了這篇有感,那不妨試試看,讓自己離線一陣子,更專心的關心身邊的人。